1、界线测绘的内容包括界线测绘准备、( )、边界点测定、边界线及相关地形要素调绘、边界协议书附图制作与印刷、边界点位置和边界走向说明的编写。
2、考试共设《测绘综合能力》、《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和《测绘案例分析》3个科 目,其中《测绘案例分析》科目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其余2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均为5个小时。《测绘综合能力》和《测绘管理与法律法规》科目为客观题,《测绘案例分析》科目为主观 题。主客观题均在答题卡上作
3、注册测绘师《测绘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考试目的】 考察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测绘地理信息专业技术理论和现行标准规范,分析、判断和解决测绘地理信息项目实施过程中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
4、我是2011年参加考试通过的,分享下我的复习方法吧:(仅供参考)先完整看一遍《测绘综合》(我身边很多同事没有过,都是这门差几分)看《测绘案例》,对照《测绘综合》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多找练《测绘综合》习题做。生前半个月,看一遍《测绘法规》,做练习题。祝你今年顺利过关。
1、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进行单张像片测图。这个过程的核心是摄影几何反转,即通过模拟摄影时的几何关系来构建三维空间模型。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这一过程通常借助精密的光学机械仪器实现,如复杂的光学投影设备。
2、航空摄影测量单张像片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是投影过程的几何反转 。航空摄影测量的作业分外业和内业。
3、航空摄影测量的综合法是摄影测量和平板仪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地形图上地物、地貌的平面位置由像片纠正的方法得出像片图或线划图,地形点高程和等高线则用普通测量方法在野外测定。它适用于平坦地区的大比例尺测图。
4、单张像片测图的基本原理是中心投影的透视变换,而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则是立体测图的基本原理。广义来说,前一情况的基本原理也是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20世纪30年代以后,摄影过程的几何反转都是应用各种结构复杂的光学机械的精密仪器来实现的。50年代,开始应用数学解析的方式来实现。
5、航空摄影测量的主题,是将地面的中心投影(航摄像片)变换为正射投影(地形图)。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许多途径来解决。如图解法、光学机械法(亦称模拟法)和解析法等。在每一种方法中还可细分出许多具体方法,而每种具体方法又有其特有的理论。
6、成像原理:机载激光雷达系统采用的是极坐标几何定位原理;摄影测量是采用透视几何定位原理。获得的数据:机载激光扫描得到的是离散的地面点的三维坐标,并可同时获得强度信号、回波信息等,亦可得到单色影像;摄影测量得到的仅是航空像片。
1、航摄过程中,影像采样时间间隔与飞行高度、拍摄速度和扫描速度、摄像机的像元大小、地面目标的分辨率要求的因素相关。飞行高度:通常采样时间间隔会根据航拍设备的像元大小与飞行高度进行选择,飞行高度越高,需要采用更小的采样时间间隔进行航拍。
2、地面采样间隔是相邻像素中心的距离,地面采样间隔受限于空间分辨率。像片上的像点是连续分布的,但在影像数字化过程中不可能将每一个连续的像点全部数字化,而只能每隔一个间隔读一个点的灰度值,这个过程称为采样。相邻两次采样间的时间间隔或空间间隔即为采样间隔。
3、【答案】:C 影像分辨率。影像分辨率是决定影像对地物识别能力和成图精度的重要指标。对于数字航空影像或航天遥感影像而言,影像分辨率通常是指地面分辨率,一般以一个像素所代表地面的大小来表示,即地面采样间隔(GSD),单位为米/像素。
4、、航空摄影测量中,因地面有一定高度的目标物体或地形自然起伏所引起的航摄像片上的像点位移称为航摄像片的( )。
航空摄影测量是在航空器上使用专门的摄影设备对地面进行拍摄,并通过后续的测量、绘图和立体测绘等步骤,制作出地形图的技术。以下是关于航空摄影测量的一些基础知识点: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是利用航空器搭载摄影设备对地面进行拍摄的过程。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可以从高处俯瞰,获得全面的观察视角。
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影像地图、建立地形数据库,并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航空摄影测量测绘的地形图例尺一般为1:5万~1: 500。摄影测量经历了模拟法、解析法和数字化三个发展阶段。
一)地面摄影测量 地面摄影测量定义 利用地面摄影的像片对所摄目标物进行的摄影测量,是指利用安置在地面上基线两端点处的摄影机向目标拍摄立体像对,对所摄目标进行测绘的技术。可用于险阻高山区、小范围山区和丘陵地区测图,还可用于地质、冶金、采矿、水利和铁道等方面的勘察。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主要研究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例如:应用无人机在农业、海洋遥感以及森林火灾监测,工程、建筑、考古、医学、法律和机器观察,数字测图及应用等。
详查相机的特点是分辨率高,但照相覆盖面积小,适合于战术侦察,多采用画幅式或航线式相机,焦距3m~8m,摄影分辨率为60条线/毫米~88条线/毫米。摄影高度150km~180km时,其地面分辨率最高可达到0.15m~0.3m,幅宽只有几千米或十几千米。
为了进行航天摄影设计和资料处理,需要掌握的主要参数有:卫星高度、卫星轨道根数(见卫星大地测量学),运行速度和姿态角,摄影机焦距和像幅,摄影曝光间隔,摄影时间和瞬时视场角等。这些参数用于设计覆盖范围,计算图像比例尺和图像重叠度(见航空摄影),以及进行图像处理和变形改正。
成像高度一般几千米到一万米,幅宽较小,高度越高,分辨率越低,由于飞机飞行姿态不平稳,航片一般畸变较大;卫片由卫星平台拍摄,高度在几百公里以上,现在的高分辨率卫星能达到0.1-0.5米,平台相对飞机稳定,畸变稍小,幅宽很大。
数字相机的感光度高、光源适应性强,能在不同气象条件甚至能实现云层下航空摄影,降低了对摄影天气条件的要求,可以大大缩短摄影周期。二是效率高,实时性强。
总结,对于大部分拍摄场景和各种伽玛的特征来说,一般推荐是想要记录高光就用高iso的slog2,想要拍摄画面干净的夜景,那么hlg和cine4才是最适合的。 gh3参数 UNJF是美制航空航天螺纹(细牙),0.19-32UNJF-3A螺纹外径要车多大计算方法如下;0.19英寸=24x0.19=826毫米。
航天遥感 高度大于80km.卫星、飞船、火箭、航天飞机(2)航空遥感 高度小于80km.飞机、气球(3)地面遥感 平台放在地面上的遥感.遥感车、船、塔按辐射源分类(1)被动遥感(无源遥感):探测仪器直接接收记录地物反射来自太阳的电磁波或地物自身发射的电磁波,即电磁波来自天然辐射源——太阳或地球。
1、摄影测量加密按数学模型可分为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和光束法三种方法。根据查询相关信息显示,一般说来,其作业流程主要包含资料准备、内业加密点的自动选点量涮、野外控制点的判读量测、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加密分区接边、质量检查、成果整理与提交等7个主要环节。
2、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按平差范围可分为单模型法、航带法、区域网法,按数学模型可分为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光线束法。
3、根据数学模型,这些方法分为航带法、独立模型法和光线束法。
4、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按加密区域分为单航带法和区域网法两类。利用摄影机或其他传感器获得的信息,使用解析方法进行测点、测图或空中三角测量的技术。
5、空三加密即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亦称电算加密或摄影测量加密,是以像片上量测的像点坐标为依据,采用严密的数学模型,按最小二乘法原理,用少量野外控制点(像控点)作为约束条件,在计算机上解求出所摄地区未知点的地面坐标。解析空三的理论基础为摄影测量的共线条件方程。
6、利用基于载波相位测量的GPS动态定位技术测定航空影像获取时刻投影中心的3维坐标,以此为基础研究了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理论和质量控制方法,在加密区四角布设地面控制点的GPS辅助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的精度可满足摄影测量规范的精度要求,大量减少了航空摄影测量所需的地面控制点。
Copyright © 2021-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leyu·乐鱼(中国)体育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